芒种时节,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永安镇28村的马广华,又转到了自己的田地里,看看今年刚种上的新苗。
马广华今年61岁,是当地的种粮大户。他的这片地位于黄河三角洲,距离入海口15公里。
“以前这里都是盐碱地,从土里返出来的盐碱花白花白的,根本没法种地,有的地方连苗都发不出来,甚至草都不长。”种了20多年地的马广华对这里记忆尤深。
现在,他一点也不发愁了:土地有了土地的样子,还能结出硕果,卖个好价钱,这里可成了大粮仓!
他口中的“大粮仓”,就是2013年,中科院联合科技部在山东推行的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由省科技厅制定总体规划和要求,推进治理盐碱地和改造中低产田,东营、德州、滨州三个黄河沿岸城市位列其中。
降盐培肥,秸秆还田,土地肥力这么提
盐碱地,由于靠近海边,海水不时浸入土地,盐分和碱含量远超土壤正常值。当降水充足时,溶于水中的盐分渗到底层或者流走,可以脱盐;但降水不足的季节,地下水会通过毛细作用上升到土壤中,水分蒸发后,盐分则会聚集在土地表层,久而久之形成盐碱地。
土地降盐培肥,是渤海粮仓示范工程的重点和难点。对于地处黄河入海口的东营,更是迫在眉睫。为了降低盐碱含量,东营市科技局联合国土局,把项目内的土地进行集中整治,开发盐碱荒地。
马广华家里原本只有一二十亩地,最早种过棉花,耐盐碱,但随着棉花价钱越来越低,最后赔钱都卖不出去,不得不另谋出路。由于他家的地靠近海边,旱粮难以生长,他改种时,选了水稻。2013年,渤海粮仓项目在东营启动,做过农技员的马广华嗅到了希望的味道,紧跟着报了名,在一邦水稻核心区内流转了150亩土地。渤海粮仓项目分为核心区和示范区,分别用于技术创新和技术组装。一邦水稻核心区虽然盐碱地面积大、盐碱程度高,但水源条件好,很适合种水稻。
在马广华的田里,分布着一道一道的沟渠。“这是政府出钱挖的,这种深沟渠可以用来排盐隔碱,降低地下水位,盐碱不会往上析出。”他说,还有一些土地采用的是暗管改碱和种植田菁相结合的技术,开发利用重盐碱地。
马广华解释说,改良盐碱地的重要方法就是降低地下水位,避免已经下渗到地下水中的降水,携带盐分通过毛细作用上升至地表。暗管改碱,就是在地表以下一米五的位置埋入透水管,控制地下水位保持在这个低水平上。透水管带有小孔,淡水丰沛时往下走,盐碱就可以随着水分从管内流走。
由于土地之前长期盐碱化,普遍存在土壤板结等土壤结构不合理问题,无论是种植水稻还是小麦、玉米,首先都要改善土壤肥力,提高有机质,其中秸秆还田成为农民们最常用的方法。“秸秆还田作用很大,是我们使用的主要技术,深翻后埋入土里两三厘米,三到五天即可种植,效果很好。”山东良星种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福俊说。以前,秸秆不受农民待见,都是焚烧处理。
统一指导,统一回购,粮食种植这么推
除了改良盐碱地,渤海粮仓项目还以农业企业为主体,与农户开展合作,规模经营让粮食产量和农民收入都提高了不少。
德州位于渤海粮仓的最西侧,盐碱地以中低度为主,王福俊的公司就在德州宁津县。2013年,良星种业承接了德州市科技局渤海粮仓项目后,着力选育抗盐碱、高产、抗病虫害的小麦品种,并与农户签订协议,公司向农户提供统一的种子、农技、指导,并进行统一回购,减少农户后顾之忧。
为此,种粮大户王洪森流转了300亩土地,与良星种业签订合同,种植小麦和玉米。“从那时候起 我就用他们的种子,什么时候种、什么时候施肥,都有专家上门来指导,咱也按照科学来种植。”他说,“以前秸秆都烧了,现在知道不仅可以还田,还可以回收喂牲口,一亩秸秆能卖三四十块钱。”
王福俊告诉记者,盐碱地要通过配方施肥,根据土壤内的氮磷钾含量测算。“以前大家比较盲目,肥料一点没少上,却达不到理想效果,那是因为比例不对,实际上没必要用那么多。”根据统一测土配方,不仅可以少施肥,节省成本,还能达到好效果。有了良星种业的统一服务,王洪森的粮食产量明显提高,一亩地增产10%—20%,“而且现在省心多了!”
山东省渤海粮仓专家组成员张立宾说,支持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流转土地,采取规模经营的方式参与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建设,促进了新技术、新品种快速扩散。
除了参与到生产环节,一些农业公司也在订单农业发展的道路上做了有益尝试。记者了解到,东营市的一邦农业科技开发公司就采取统一供苗(种)、统一插秧、统一指导、统一回购的订单模式,与农民合作社或家庭农场签订合同,发展水稻产业基地5.3万亩,有效避免了农民合作社或家庭农场的创新风险,提升了种植效益。
生态保护,因地制宜,粮仓未来这么干
盐碱地的养护与利用是当前的工作重点,但在张立宾看来,重盐碱地开发利用与生态保护要兼顾。“建设渤海粮仓,必须在注重高效发展的同时,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态建设方向,走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的路子。”
张立宾说,暗管改碱、种植田菁等方法,在降盐培肥的同时减少了化学产品的投入,这种以物理措施和生物措施为主的保护性技术,在改善土地理化性状的同时,保护了区域农业生态环境。
渤海粮仓探索过程中,核心是因地制宜。比如德州土地广阔,适宜种植旱粮。而东营临海,盐碱地分布广,层次清晰,更适合采取“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的方式。张立宾举例说,中轻度盐碱区,走的是棉改粮、粮经饲三元种植、种养加循环发展的路子;重度盐碱区,重点推行稻田生态种养模式,稻鸭、稻鳅混养,开展绿色稻米生产。
这不,马广华就尝试了种养循环的路子。“我的稻田里养的甲鱼和大闸蟹非常成功,而且混养模式不施肥,生态种植更环保,卖的价钱还高。一年光养殖就能挣30多万元。”说到这些,马广华兴奋起来。
目前,东营市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示范区面积达到42.4万亩,较去年增加了7.9万亩。其中,12万亩盐碱荒地基本达到中产田产出水平,30万亩中低产田逐渐改造为中高产田。2016年,滨州示范面积达到33万亩,示范区域由无棣县扩展到沾化、滨城、惠民、阳信、北海等7个县区(开发区)。
《 人民日报 》( 2017年06月07日 10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