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浙江省在国内率先推出“四张清单一张网”(权力清单、责任清单、企业投资负面清单、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清单和政务服务网)举措,给市场释放出更多新动能。图为省政务服务网首页显示的服务内容。
6月13日,国务院召开全国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电视电话会议,李克强总理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这是“放管服”改革提出的第3年。3年来,随着“放管服”改革事业的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在加速,民众与政府的沟通成本在降低,办手续也越来越方便。社会各方对“放管服”改革取得的成效给予高度评价,并期待随着改革的深入推进,能够感受到更多获得感。
“奇葩”证明是“天大的笑话”
2015年5月12日,李克强在全国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职能转变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首次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总的要求是: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协同推进,即‘放、管、服’三管齐下”。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提出“推动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向纵深发展”。
“放管服”是针对当前政府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被提出的。李克强总理曾经讲述几个小故事,痛斥了某些政府办事机构,其中一个故事是关于“你妈是你妈”的证明问题。李克强总理说:“我看到有家媒体报道,一个公民要出国旅游,需要填写‘紧急联系人’,他写了他母亲的名字,结果有关部门要求他提供材料,证明‘你妈是你妈’!……这怎么证明呢?简直是天大的笑话!”
对当前的中国而言,简政放权就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改革。为此,李克强强调:“我们必须进行自我革命,刀刃向内。”“要用壮士断腕的精神坚韧不拔地加以推进。”
“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
“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这是李克强总理在6月13日的电视电话会议上向参会人员再次强调的。在过去的一周内,总理接连3次提到一个词组:“优化营商环境”。这也是接下来“放管服”工作的重点。
有评论指出,“放管服”改革的要义其实就是“造环境”。环境优了,不仅可以招“财”来,更会引“才”到。在“造环境”方面,上海自贸区就是很好的范例:自贸区挂牌短短3年便吸引超过4万家企业前来注册——这一数字是挂牌前20多年的总和。
3年来“放管服”改革给企业带来的红利实实在在,成绩有目共睹,与过去相比,手续少了,证照办理时间大大缩减;创业多了,2016年,全国平均每天新增登记企业1.51万户,比2013年改革前翻了一番,各类创业创新主体呈爆发式增长。国家统计局2016年四季度对全国9万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开展的问卷调查显示,简政放权同创新支持、减税降费一起,成为企业获得感最强的3大政策措施。
为攻克“信息孤岛”定时间表
“放管服”推行3年,改变的不仅是政府的工作态度和形象,还让民众更多地感受到了中国社会的公平正义和对国家的未来更有信心。
在今年国务院开展的第4次大督查中,国务院办公厅将“放管服”改革专项督查发现的问题全部纳入督查并推动整改落实。近日国办部署各地区、各部门针对专项督查发现的共性问题深入开展自查自纠,对102个具体问题逐项核查整改。
与此同时,不合理证明滋生的土壤——“信息孤岛”已经成为“放管服”集中攻克的下一个目标。13日当天会上,总理为打通“信息孤岛”定下时间表:明年6月底前实现国务院各部门整合后的政务信息系统统一接入国家共享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