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柳州三江侗族自治县将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扶贫的动力,积极为贫困村选优配强班子,增强村级组织带动力。
2016年,三江全县4138户1.7万人实现脱贫,9个村脱贫摘帽。目前,全县贫困村减少到77个,贫困发生率由此前的25.22%下降到20.51%。2017年,三江全县计划脱贫摘帽村为17个,力争让1.3万人脱贫。
选好村支书 结对搞帮扶
柳州市委常委、三江侗族自治县县委书记袁东升介绍,针对部分贫困村流出党员多、队伍老化等难题,三江制定了“一带二帮三,先锋促脱贫”活动实施方案,明确从项目、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加大对党员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支持力度,组织引导1名有帮带能力的农村党员,带动2户贫困党员和帮扶3户贫困群众,形成了党建促脱贫的喜人局面。
三江县良口乡产口村曾是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的典型。2014年村两委换届以来,在年轻党支书吴兴豪带领下,该村创建“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积极推动田里养鱼、村边养蜂、山上养鸡、楼下养竹鼠的产业模式,带动村民发展稻田养鱼100多亩、凤鸡养殖示范基地1.2万羽、竹鼠养殖1500对,产值达150万元,实现人均纯收入由2010年的2190元增长到2015年的6135元。
三江县林溪镇高秀村返乡创业党员吴国安,带领村民将全村5000亩荒山种上了杉树,办起了“绿色银行”。此外,他还带领全村235家农户发展稻田养鱼产业,利用牛粪发酵养殖蚯蚓喂鱼,在鱼塘边套养土鸡、种植韭菜等。目前,高秀村的鱼十分抢手,湖南、广西等地客商纷纷前来签订销售合同,吴国安因此获评广西农村科技致富能手。
选准一个人 带富一个村
三江县长吴乐介绍,当地党组织结合本地侗族的“多耶”“月也”等风俗文化,组织村里的党员、“双带”能人利用全县200多座鼓楼、戏台举办鼓楼夜校,讲授实用技术,分享致富经验。
据悉,2016年三江县共举办各类农村扶贫培训班57期,培训8500多人。通过组织召集、协会互动的方式,推广能人办协会、协会育人才、人才兴产业、产业促发展的思路,一大批“土专家”“田秀才”破“土”而出。目前,纳入县级乡土人才库的各类乡土人才就有近500名,他们以“传、帮、带”形式,带领广大群众脱贫致富。
党建扶贫中,三江县按照“选准一个人、带富一个村”思路,坚持把选优配强带头人作为核心举措,让优秀人才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领头雁。
干部驻村 思路拓宽
三江县林略村地处湘黔桂三省区交界处,海拔1000米左右,属少数民族聚居区和高寒山区。2016年3月,林略村迎来“90后”第一书记杨海强。
林略村虽然经济落后,但拥有高山天湖的自然风光和千户侗寨、百年鼓楼的民族风情。杨海强向村里的石家兄弟提出了建农家客栈的想法。2016年7月,拥有6间客房的林略农家客栈开张营业了。不用出门打工,石家兄弟一年便能收入几万元。目前,林略村几家提供餐饮服务的农户也在积极改造店面。
为让更多贫困群众早日脱贫致富,杨海强邀请电商能人在林略村开展电商培训和电商论坛,鼓励外出务工的农民工、大学生返乡发展电商。2016年3月,林略村成立了三江县第一个农村电商服务站,林略村高山农产品的品牌价值凸显。
2016年4月至12月,林略村实现农产品电商渠道销售130万元,为村民开拓出网上脱贫之路。2016年底,全村95户445人实现脱贫。
柳州市发改委办公室主任刘国栋在三江县玉马村任第一书记的4年中,共引进项目资金1600多万元。建成瓮口公路桥,结束全村群众涉水进村的历史;修通长达20公里的四级公路,使得村民进出有了第一条水泥路;为该村创建了茶叶专业合作社,使全村茶叶种植面积扩大至1000多亩。
三江县委书记袁东升介绍说,从2013年至今,全县共选派175个县级以上挂点扶贫单位的514名机关干部脱产驻村,帮助当地培育优势产业。
编辑:马晓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