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几个月,我这地里就有收成了。我不能坐在家里等靠要,所以我申请了政府的竞争性扶贫项目。”5月中旬的一个大清早,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江山镇铜钵村贫困户林成就在自家菜地里忙活开来了。现年57岁的他由于身体原因无法出远门务工,与80高龄的老母亲相依为命,每个月依靠政府发放给老母亲的900元生活补贴度日。聊起自己参与的政府扶贫项目,他美滋滋的。
图为白沙镇黄坂村村民李春珠在照顾百香果苗
据新罗区农业局局长李锦光介绍,新罗区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长期以来一直将脱贫攻坚工作放在首位,通过各级扶贫干部的不懈努力,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为彻底解决革命老区的贫困问题,根治穷根,变“输血”为“造血”,该区大胆创新,积极引进“竞争性扶贫”机制,旨在通过一部分竞争“上岗”的贫困对象脱贫致富的真人真事,带动更多的贫困对象树立脱贫信心,激发内生动力,并通过自身努力实现脱贫致富梦。
今年年初,该区将竞争性扶贫纳入《新罗区2017年脱贫攻坚战役实施方案》,统筹设立扶贫开发项目竞争性引导资金500万元,在全区逐渐铺开试点。据介绍, “竞争性扶贫”是指采取“政府企业搭建平台、贫困对象竞争上岗”模式,由政府或农林项目业主搭建竞争性项目平台,通过“公开、公平、公正”的方式,让贫困对象通过竞争无偿或低偿获取项目、技术、资金、岗位等外在帮扶机会,发扬其脱贫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把“要我脱贫”转为“我要脱贫”。
江山镇绿鲜山蔬菜种植农场就是“竞争性扶贫试点”之一。据介绍,江山镇政府每年按每亩5000元租赁该农场20亩蔬菜大棚作为试点基地,并在全镇选拔试点贫困户。贫困户自愿报名,通过驻村干部、村两委班子成员和协理员统一评分,按分数高低择优竞争“上岗”。农场负责统一采购菜种、肥料等,并按市场批发价统一回收蔬菜,产品销售所得,扣除成本后归农户所有,农场兜底,保证农户一年至少8000元纯收入。同时,农场负责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在信息咨询、技术指导、疫病防治、产品销售等方面为贫困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扶贫工作人员在整个过程中跟进和监督。
为确保扶贫成效,使竞争上岗能上能下,该区还对竞争上岗的贫困户制定考核机制进行综合考评。绿鲜山蔬菜种植农场主黄宣深说,综合考核每年一次,考核结果高于基础分的,则第二年继续上岗;考核结果低于基础分的,则按排名末两位淘汰“下岗”。
新罗区结合“一村一品、一镇一业”打造,大力发展特色种养、林下经济等产业。全区从事相关产业贫困户约650多户;扶持贫困户毛竹林垦复220户(2794亩)、笋干烤房8座、造林6户(282.5亩)、种植油茶14户(82亩)、养蜂59户(189箱);尤其是新罗区以创建“百香果国家标准化研究基地”为契机,深入推进千户万亩百香果种植,制定出台扶持贫困户种植百香果的倾斜政策,并投入产业发展资金400万元,扶持引导243户贫困户种植百香果429.3亩,每户每年可增收3500元。2017年将继续加大投入,力争百香果种植面积达到1.5万亩,百香果产业实现产值3.6亿元,带动贫困村、贫困户增收3000万元以上。“今天你吃百香果了吗?”于伟国省长亲自为百香果提广告语,并且省农业厅将百香果产业纳入2017年省农业系统绩效考评的重要内容,采取一系列措施着力做强做大新罗百香果。
据了解,经过前期摸索和实践,该区现已探索出竞争性扶贫五种新模式:即就业岗位竞争、项目合作竞争、扶贫资金竞争、实物帮扶竞争及集体资源竞争。目前,竞争性扶贫模式正在新罗区全面推开,力争全区今年完成4691名贫困农户的脱贫任务,趟出一条扶贫攻坚新路子。
编辑:马晓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