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平型关 村民偶遇八路军目睹大捷
1937年9月25日拂晓,时年30岁的曾怀(槐)揣着口粮,从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的白崖台村出发,往家人藏身的山梁上走去。此前,驻军大同市灵丘县的日本“板垣部队”已经向平型关一带发起进攻,连续两三天,村民都听到远处山谷里传来枪炮声。为了躲避战事,老百姓全部躲到山上。没走出家门多久,一个身穿军装的中国人叫住了曾怀,“老乡,能帮我们当向导吗”,几个小时之后,曾怀见证了八路军与日军的第一次正面战斗,后人称之为“平型关大捷”。
80年过去,平型关大捷作为“打破日军不败神话”的战斗被人们记住;白崖台村随着“平型关大捷纪念馆”的拔地而起成了一个迎来送往的旅游景点;曾怀给八路军当向导的事情,也成了儿孙口中念念不忘的峥嵘过往。
雨夜设伏 泥点成为天然伪装
80年前,在太行群山中的一条山沟里,八路军115师与日军进行了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来的第一次“照面”。
原中共灵丘县委党史研究室主任赵洪波研究平型关战役多年,如今已经卸甲归田。十年前,赵洪波开始在全国范围内走访有关平型关大捷的各界人士,三年时间走访近百人,其中包括平型关战役的亲历者、参与者和研究者。
“大部分曾拜访过的老兵和亲历者都已经不在了”,昔日的抗战老兵相继离世,在赵洪波的转述下,1937年9月25日那场大捷的情景又徐徐展开。
抗战期间,任八路军115师343旅第685团政治处民运股长的曾思玉是赵洪波采访过的一位老兵。曾思玉记得,1937年9月23日,115师部在山西上寨召开了平型关伏击战的战前干部会议,次日去往战场时,一场秋雨卷席了灵丘地区的太行群山。
曾思玉在会议上得知,这场伏击战的主要作战地点是平型关山口至灵丘县东河南镇一条由西南向东北延伸的谷道,主战场是关沟至东河南镇,约5公里。
9月24日,师部综合各方情报,判断日军很有可能翌日进犯平型关,包括曾思玉在内的各个部队接到命令,前往预定的伏击地点设伏。
24日夜里10点多部队出发,天公不作美,当夜,一场倾盆大雨突如其来。曾思玉记得,由于装备简陋,干部和战士都没有雨衣,很多人还身着夏装,“白天都觉得冷,深夜更是难熬”,但计划并没有因为下雨改变。
雨夜行军之后,曾思玉和战友们的衣服都是泥点斑斑,俨然和大山融为一体,藏在山上的谷子地里,很难被敌人发现。后来的战势证明,雨后道路泥泞,也给日军的行进带来困难。
回家取粮 偶遇八路军当向导
25日拂晓,当曾思玉以及115师各团战士相继埋伏在指定地点时,白崖台村的村民曾怀正从家里取了口粮,准备给山上避难的一家人送去。“老乡老乡你别怕,我们是八路军,能不能给我们带路”,一个身穿军装的年轻战士叫住了曾怀。
白崖台村是距离平型关大捷主战场最近的村落,临时指挥点就要从白崖台村上山。如今,白崖台乡政府旁边还有一处土窑,是当时115师师长林彪和副师长聂荣臻住过的窑洞,里面只有一张土炕。
曾怀的孙子曾富生无数次听爷爷回忆起那个胆战心惊的黎明,“我爷爷嘴里说不怕,但心里头也害怕,那时候还闹不清什么是八路军,见着穿军装的就胆小。”曾怀不敢拒绝,答应了给他们带路,后来听说八路军是来打日本鬼子的,曾怀才慢慢轻松下来。
随后,曾怀被带到了“首长”跟前,他记得这两个领导一个骑着黑马一个骑着红马,红马的四只马蹄是白色的,战后有人告诉曾怀,那匹马可能是聂荣臻的坐骑,但已无法考证。
他带着“领导”到了一个叫“大石头沟”的地方,这里可以俯瞰到乔沟,上去之后曾怀和战士一起埋伏下来,一个警卫员为了安抚他的情绪,还递过来一本书让他在山上看。“我爷爷哪看得下去,根本不记得这是本什么书,一会儿就听见山里头有炮声了。”曾富生听爷爷讲过,当时爷爷想要抬身看看发生了什么,却被警卫员按住,不让他看,以免暴露。
曾怀被叫去当向导时,他的儿子和媳妇当时还躲在山里等待他送粮过去,那一天,大家都误以为曾怀取粮食的时候出了意外。
老爷庙高地 争夺双方拼杀惨烈
时任115师343旅686团排长的田世恩也是赵洪波走访过的一位老兵。1937年抗战时期,田世恩已经30岁了。
田世恩和战友们埋伏在山谷东侧的山梁上,也是平型关大捷的主战区域乔沟,与685团曾思玉所埋伏的地方距离不远。天刚一亮,山谷里就传出了汽车声和马声。不久,从西南方向赶来的日军辎重部队渐渐现形。因为雨后道路泥泞,几辆日本人的汽车停了下来,但后面不知情的车还在往前挤着,一时间,人、马、车乱了套。
上午七点左右,敌人陷入一阵混乱,田世恩和战友们正是这个时候看到三颗信号弹升起来,得到信号后,所有人一起开了火,手榴弹、迫击炮弹一起往沟里填了进去。用田世恩的原话描述“炸得鬼子不知东南西北,有的迷迷糊糊就上了西天”。
不久,冲锋号就吹响了,包括田世恩在内的686团冲向公路,挺起刺刀追杀敌人。与此同时,作战经验丰富的日本兵正往山谷西侧的老爷庙山梁的制高点冲击。田世恩所在的营队接到了夺取老爷庙的任务。老爷庙之争也被后人认定为平型关大捷中最重要的战斗。赵洪波解释,开战前没有在老爷庙设伏有几个原因:老爷庙在西侧山梁,如果从东侧绕道西侧山梁,可能会在山谷里留下脚印使敌人生疑。另外,作战部队统一在同一侧伏击有利于隐藏和战后撤退,出于这些考虑,所以并未在老爷庙山梁设伏。
田世恩印象中,一部分日本兵先于八路军占领了老爷庙,田世恩跟着九连的战士往上冲,八路军的火力有限,压不住敌人,冲上去的战士很多都倒下了。好不容易冲上去的战士和日军进行肉搏。田世恩当时用刺刀,还有一些同志用砍刀,连砍刀也没有的战士就徒手和日本兵厮打。
在和一个矮个子日本兵拼刺刀时,田世恩右侧膀子被一颗子弹命中,见他中弹,矮个子日本兵直接扑过来,田世恩一闪腰,调回枪托,抡起来朝日本兵的脑袋劈去,日本兵的枪也掉在地上,他顺手捡起日本兵的长枪,朝着他肚子扎了两刀才制服对方,险些丧命。
最终,八路军夺取了老爷庙高地,田世恩记得,山谷里的日本兵不肯投降,最终全被歼灭。据战后统计,686团三营九连的战士为了夺取老爷庙高地多数牺牲,九连的一百四十六位战士,最终仅剩下十余人。
白崖台村 仍在传颂当年大捷
2017年6月的山西迎来雨季,80年前平型关乔沟伏击战的夹山道两旁绿树成荫,曾思玉埋伏过的东侧山梁已经没有人再种谷子。
主战场的山沟旁边修起了零四三县道,驱车五分钟就能从乔沟的位置到达老爷庙,田世恩战斗过的老爷庙高地如今成了旅游景点,庙前矗立的石牌上,记录了115师80年前在此冲锋陷阵的故事。
新中国成立后,为八路军当向导的曾怀,生前一度在老爷庙看门,平型关大捷纪念馆建成后,曾怀也曾在纪念馆工作,一生与平型关大捷结下不解之缘。
今天的白崖台村全村几乎没有人还住窑洞,唯有八路军曾寄宿一晚的老窑洞还镶在村中的山壁上,提醒着村民们1937年前那场让白崖台村胆战心惊的战争。80年间,村民子孙更迭换代,亲历过平型关大捷的老人虽已不在,但关于平型关大捷的事情依旧口口相传。
内存
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平型关大捷(又称平型关战斗、平型关伏击战),是指1937年9月25日,八路军在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平型关附近,为了配合第二战区的友军作战,阻挡日军攻势,由115师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指挥,充分发挥近战和山地战的特长,首次集中较大兵力对日军进行的一次成功伏击战,将日本号称“钢军”的板垣征四郎第5师团第21旅团一部及辎重车队全歼,八路军在平型关取得首战大捷。
平型关大捷的胜利,大大鼓舞了中国人民抗日的决心,打击了日本侵略者嚣张的气焰,也打破了抗战初期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更打破了日军扬言“三个月灭亡中国”的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