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境内有一处胜地——姜子牙钓鱼台,因西周名士姜子牙在此隐居十载,滋泉钓鱼遇文王而闻名于世。
自古以来,廉则奉为高洁、贪则万民怨恨,这在历朝历代皆为定式。姜太公姜子牙清廉为民,其廉洁、爱民的思想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对后世影响很大。陈仓区检察院将其思想贯穿在检察工作中,号召干警要牢记为民宗旨,身体力行,廉洁司法,在实际工作中便民、利民,真正地把爱民之心外践于行,努力打造民生检察品牌,不断加强检察队伍建设,强化担当意识、廉洁意识、进取意识,为群众安居乐业提供良好的法治环境。
姜子牙钓鱼台位于渭河南岸,秦岭北麓,溪河水从秦岭山脉深处涌流而下,进入一个箕形山谷之中,水势渐缓,有一席大小之平石,有跪迹两道,长盈尺宽两寸,磨痕不滑,相传这是姜子牙当年垂钓跪出的痕迹。跪钓石下有一深潭,潭水碧绿深邃,人称滋泉,这是姜子牙当年垂钓之潭。沿跪石顺河道向上不远有一上巨下细大石,钓璜灵矶,又称璜石,大石北侧有清乾隆五十九年,时任宝鸡知县徐文博手书的“孕璜遗璞”四个大字。楼台殿阁错落分布在河谷、溪畔与山崖之上,与苍松翠柏互相掩映,构成了钓鱼台独具风韵的人文景观。
据《史记》记载,姜子牙姓姜名尚,字子牙,被后人尊称太公,是西周周文王和周武王的军师,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博闻强识,胸怀韬略,腹隐机谋,垂钓十载,得遇访闲的明君周文王,大展雄才,兴周灭商,名垂青史。在建立西周王朝的过程中,他深知统治者的贪淫腐败之风是亡国之因,汲取商纣王因贪婪腐败而亡国的教训,极力倡导清正廉明的风气,大力提倡廉洁爱民的政治主张。
姜子牙被周文王拜为相后,厚积薄发,运筹帷幄,对内帮助周文王制定了一系列发展经济的政策,实行“九一租税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和官员的积极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为伐纣奠定了稳固的经济基础。对外表面上谦和恭敬,暗中争取其他属国弃殷投周,孤立瓦解商纣,为灭纣创造了有利的外部条件。他被周武王拜为国师后,全力辅佐姬发以图大业,经牧野之战灭商,建立了长治久安的周王朝。
姜子牙认为,开明的君王要以身作则,为政者要重视身教。要廉洁爱民,不能鱼肉百姓,对遇到灾难的百姓给予救济。“驭民如父母之爱子,如兄之爱弟,见其饥寒则为之忧,见其疾苦则为之悲。赏罚如加诸身,赋敛如取于己,此爱民之道”。他倡导公正廉洁的社会风气,“吏,忠正奉法者尊其位,廉洁爱民者厚其禄”;主张扫除阿谀逢迎者等“七害”;挑选具有仁、义、忠、信、勇、谋即“六守”方面的贤才,“贤人所归,则其国强”;与民同乐,争取民心,“与人同忧同乐,同好同恶”,其爱民、清廉、爱才等思想至今仍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