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三面环山,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故有“北枕居庸,西峙太行,东连山海,南俯中原”之说。明清时期,北京城内没有太高的建筑,秋高气爽的重阳之日站在京城的任何一个制高点,都可望见京畿的不少景观。
报国寺在广安门内,距卢沟桥约26里。该寺后院建有毗卢阁,登阁远眺,京西之景尽收眼底。故明代《帝京景物略》载:重阳节登报国寺之毗卢阁,“卢沟(桥),舆骑负载者,井井。”清代进士励宗万从毗卢阁西望,“西山翠色,以手可扪,望卢沟桥,行骑历历可数”。
建国门附近有古观象台,始建于明正统七年,置于高台之上,东距通州约34里。清代乾隆年间进士戴璐重阳之日曾游至此,向东眺望,“通州城区可接之眉睫间”。
从京城可以望见京畿的景观,而从郊区同样也可以望见京城。明代礼部尚书倪岳在《游瓮山记》曰:“瓮山在都城西三十里,清凉玉泉(山)之东,西湖(今昆明湖)当其前,金山拱其后……可登可眺,或近或远,于此东望都城,则宫殿参差……西望诸山,则崖峭岩窟,隐如芙蓉,泉流波沉,来如白虹,渺乎若是其旷也。”
香山碧云寺距西直门约30里,站在寺内金刚宝塔台座上,可见“都城如带”。另据《宛署杂记》载,香山(距北京城约32里)上建有望都亭,在此眺望京城“宫殿历历可寻,惟见城垣(城墙)如黛。”清代《日下尊闻录》也记载,重阳日站在香山的“青未了”上,“都城烟树隐隐可辨”。中峰在香山之后,东望京城,“微见黄色一点,大内(紫禁城)也”。《天府广记》载:“翠岩寺在中峰之北,登之,隐隐见都城九衢宫观栉比,万岁山(景山)及白塔寺了了可指。”
石景山距复兴门约35里,海拔184米,有“燕都第一仙山”之称,明代《宛署杂记》载,“山最高耸,东可望京师”。戒台寺在北京西南,距广安门约50里,明万历年间《长安客话》载,从戒台寺“东可眺神州北京城”。百花山距北京约120里,“东亦可望见京师”。顺义西北的史山海拔101米,距北京城约90里,清代《名胜志》称:“南望京师城阙,金碧眩目。”
彼时,重阳日从京郊的某个制高点同样可以远望京郊的另一处景观,也别有情趣。石景山模式口有海会寺,距卢沟桥约20里,明天启年翰林待诏宋启明九九重阳之日与友人曾游至此,登高远眺后,在《长安可游记》中写道:“自南山磨石口登海会寺,寺当山缺,远见卢沟桥在数十里外,桥柱历历可数。”翠微山上有海藏寺,距卢沟桥约26里,明代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宋彦在此远眺后,在其游记《山行杂记》中写道:“海藏寺径旁多嘉树,四山骈罗,寺若当口,殿方丈最高,望卢沟桥车骑可数。”
永定河畔曾有北顶(庙宇),距居庸关60多里,明末布衣、同安人(今厦门同安)释超全(俗名阮锡)游京畿古刹时,在此远眺,“可望居庸”。卢沟桥东北有王家岭,距昌平十三陵约60里,《长安客话》称:“东望则(京城)宫阙参差,与日相映。北望则九陵(当时十三陵只埋葬了九位皇帝)在焉。”
百望山位于颐和园北约6里,海拔210米,是太行山余脉进入京城的最后一道山梁。其名最早见于文字记载者,当为明万历年间进士、顺天府(今北京)人王嘉谟在《蓟邱集》中所记:“瓮山(今万寿山)斜界百望,是山也,南阻西湖,神皋若皆萃焉;北通燕平(今昌平),丛丛背而去者,百里犹见其峰焉,是宣禾黍。山之阳有祠焉,高15丈,登之可以望京师,可以观东潞。”
清代文人重阳节时多在此登高,并有“白浮堰故道(今京密引水渠)西有百望山,高15丈有余,秋日登之,极目东眺,隐见潞水如带,北望军都(山)巍峨如龙”之记载。“东潞”和“潞水”即白河(今潮白河)、北运河,北通北京,东南通天津,与南北大运河相接。百望山距潮白河最近处约110里,秋高气爽之时站在百望山上能望见潮白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