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风一片沙,有风地搬家,每当风沙起,处处毁庄稼。”曾几何时,北京人谈沙色变。记者从北京市园林绿化局获悉,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实施17年(2000—2016)来,北京市累计完成造林营林742万亩,沙尘天气也从2000年左右年均发生13次以上,减少到近两年的年均2—3次。“十三五”期间,北京将继续开展京津风沙源二期工程,改造150万亩低效林,使北京山区造林营林实现从量增到质提的转变。
时间回到17年前,2000年的3月到4月,8次强沙尘暴和4次扬沙天气横扫京津冀等15个省市自治区,其频率之高、范围之广、强度之大,为50年来所罕见。“治沙止漠,刻不容缓”,正是从那时开始,国家在北京等地启动实施了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
延庆的康庄、昌平的南口,以及潮白河、永定河、大沙河流域为北京的五大风沙危害区,常年沙尘四起。这其中,既有就地起沙,又有输入性风沙。延庆康庄—昌平南口风廊是外地风沙入京的主要通道,而延庆也成为抵御风沙入京的第一道“屏障”。
谈起当年工程建设情况,延庆区园林绿化局副局长王淑琴语气中流露出一种自豪,一到春季,几十支专业施工队浩浩荡荡开进山。房山区张坊林场场长蔡仕勤回忆说,由于立地条件太差,绝大部分都是爆破造林工程,从每年12月任务就开始了:腊月挖坑,初春扬尘期回土,清明节后扛苗栽树、泵水浇树,7月抚育……一年2/3的时光里,他们日复一日地过着啃馒头、喝凉水、修理大山的“原始生活”。
“脸黑了,山绿了”。据统计,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一期累计完成造林营林690万亩,植树1.5亿株,工程区森林面积达到861.3万亩,山区森林覆盖率达到52%,林木绿化率达到72.8%,分别比2000年增加了12.2个和15.4个百分点。
绿了荒山,也不能亏了百姓。北京市园林绿化局防沙治沙办公室主任胡俊介绍,京津风沙源工程还瞄准了休闲旅游、绿色种养殖和特色林果三大产业,让当地老百姓得到了实惠。镇罗营镇是平谷区最北边的一个镇,由于地处偏远,山荒岭秃,乡亲们的收入一直上不去。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开展以来,镇上的干部群众认准了这条绿色的致富路,支持绿化事业的热情格外高涨。通过爆破造林等措施,没几年,镇罗营的山头就都绿了起来……2015年,镇上80多户农家乐户均收入达12万元,40多户的收入在10万元以上,全镇各村旅游收入占村民收入的70%以上。
据统计,京津风沙源一期工程实施以来,工程区农业生产总值由2000年的79.5亿元提高到2012年的207.2亿元,年均增长8.3%。工程打造的“百里一条川”“百里山水画廊”“虹鳟一条沟”等一大批生态旅游资源精品和妙峰山樱桃沟等特色果品基地,都成为北京沟域经济的典范。
《 人民日报 》( 2017年06月24日 06 版)
编辑:马晓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