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5年4月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成立以来,该区主动融入全省国家生态文明实验区建设,围绕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生态青原和实现绿色崛起的战略目标,合力推进生态文明与经济融合发展,全区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截至目前,青原区森林覆盖率提升至64.8%,城市绿化率提升至47.9%,空气环境质量常年稳定在国家Ⅱ级标准以上,主要水源水质达标率100%,地表水水质整体状况优良。
创新体制机制 合力共建生态文明
青原区坚持生态立区,不断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规划编制、组织领导、考核奖惩和资金投入机制。
坚持科学统筹谋划。青原区围绕打造生态文明“青原样板”,从加强生态建设、加强环境治理、引导绿色生产、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方面进行了专门规划,开展了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制定了水库水质整治、“三改三清”、农村清洁工程等一系列专项环境整治和生态提升行动方案。
健全组织领导机制。青原区成立了区委书记任总指挥的高规格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对全区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进行统筹安排与督查。各部门乡镇均成立了相应的组织领导体系,建立了“一把手”负责制,构建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建设组织网络,全区上下形成了统筹推进、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严格生态环境监管制度。建立了大气污染防治、水环境整治、生态系统修复长效管理机制。重点项目、重大工程向生态建设方面倾斜,仅今年,生态文明建设项目数占68.4%,投资额占66.9%。
保护资源环境 合力提升生态优势
青原区依托丰富的生态资源,扎实开展自然生态保护、生态修复等工作,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青原区把生态红线视为发展生命线,将饮用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国家级公益林等纳入生态保护区范围,按生态敏感程度划定生态红线保护面积195.2平方公里,占全区国土面积的21.4%。建立水资源红线制度,分解落实了“十三五”期间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控制目标计划,编制上报了《青原区水资源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
在严格山水林田湖管控工作中,青原区着力加强水生态文明建设,构建了区、乡、村三级“河长”“库长”组织体系,强化水源涵养区、江河源头区和饮用水源保护区等重点区域保护,对富水河、孤江全面实施禁采,关闭采砂场18家,全区水库水质达标率95%以上。实施水土保持工程,完成造林面积2.5万亩,森林抚育9.5万亩,加强了2.08万公顷湿地和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保护管理,全区森林覆盖率达64.8%。
青原区大力推进城镇生态建养,凸显山水文化特色,完成了华虹园等10个街头小游园建设,加快了显山水文化特色,完成了华虹园等10个街头小游园建设,加快了陂生态文明示范基地建设,改造提升了青原大道、青原山大道等城市绿道14公里,形成“精品公园+生态绿廊+郊野公园”三级生态梯度格局,城镇绿化覆盖率达到53.1%,绿地率达到47.9%,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5平方米。
加强综合整治 合力美化城乡环境
青原区坚持以工程项目为抓手,持续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营造天蓝、地绿、水清的醇美青原。
深入推进“三净”工程。青原区大力实施蓝天行动计划,狠抓城市建筑扬尘和机动车尾气污染治理,推进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大气污染治理,加强了工业园区废气排放检测和专项整治,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已投入使用。开展“长江经济带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执法专项行动”,加大了对饮用水源一、二级保护区的保护力度,全区主要河流断面水质达标率为100%,城区饮用水源达标率为100%
深化环境综合整治。青原区大力实施城区拓展工程、市场提升工程和网格化“三改三清”,在老城区、城中村等地,实施了成片改造和保护整治。全面建成了覆盖全区1200个自然村的农村清洁工程,配备了1000人左右覆盖所有自然村组的保洁员队伍,全区垃圾处理率达90%以上,污水处理率达75%以上,最大限度减少了垃圾污水入河入库入塘。
加快转型升级 合力推动绿色增长
围绕“低碳、生态、高效”,青原区大力构建绿色发展的产业体系。
优先发展低碳工业。青原区从“强”从“专”稳步推进工业转型升级,今年6月份区委、区政府明确不再新引进化工类企业,从根本上杜绝“污染源”。建立了严格的环保准入机制,累计否决不符合产业政策和污染型项目20余个,积极推动节能减排行动,量一光电等3家企业荣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青原区以现代农业示范园为龙头,大力发展集生态旅游、精品农业、休闲观光等为一体的现代生态农业,井冈蜜柚、绿色蔬菜、花卉苗木等支柱产业不断壮大,打造了七彩生态园、源中园、逸乡园等一批金牌生态休闲农庄,创建了市级以上龙头企业18家,创建了省级休闲农业示范点4家,东固山牌井冈蜜柚荣获十七届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金奖。
积极发展全域旅游。青原区围绕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将生态建设与景区建设、文化记忆充分融合,A级景区数量名列全省前列,被评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区”,醇美青原知名度、美誉度持续提升。今年上半年规上服务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77亿元,增长40%。